老家已没,在外定居的年轻人清明节如何祭祖
老家没了,我认为:在外定居的年轻人应该要回老家亲自上坟祭祖。老家这个地方,
虽然老家的房屋没了,人与人之间,血脉相连,彼此熟识,气息相通,守望相助,
自己的根永远都在老家,
老家是我们永远的牵挂,
是我们衣锦还乡之地,
祖先也在老家安葬,是祖祖辈辈的祖先长眠之地,
香火祠堂也在老家,祖先在这片土地上养育了我们,即使老家已经没房没人了,即使个别心怀鬼胎、缺少家教的同族者和不懂礼节的小人,已经把你当作是外人了。这里是曾经养育过我们的出生地,是我们的根,留有我们童年的回忆,哥哥妹妹你可以大胆的回来,况且清明节也是我囯重要的传统节日,祭祖时节,国家专门放假,
祭祖可使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祖先的恩德,可使我们的家风得以继承流传。如果你因老家没了,向祖先遥祭。等于墙上画饼,祖先是不喜这虚套的,没有作用的,清明节期间是人与祖先追思节日,对先人的追思,又岂能随便遥祭拜拜?
我认为:祭拜祖先还是要有一个仪式才行,赶回老家,没有房屋可以租住酒店,带上纸钱、香烛、鲜花、水果、肉类等等,铲铲墓地上的杂草,给坟头上加点新土,挂上白纸,在先人墓地前默念先辈称呼,祷告祈愿,说一些平时说不出的保祐话,聊聊家常,面对世俗仪式,会让人身心得到洗礼。从心而安,会有不一样的感触。通过对祖先的近距离气场链接,相信祖先他们会收到你的孝心和追念,好人有好报的!
记着:上坟扫墓祭祖,一定要进入墓地坟堂内礼拜,入堂如到家,祖先才会认你的!如果你不入到墓地坟堂内,否则,祖先当你是外人也。
所谓老家,是指父母还在,家里的老房子还在,那个生你养你的地方才叫老家。老家就是不管走得多远,飞得多高,逢年过节,你还想回去的那个地方,才是老家。回到老家,你就是村里的那个娃。没了父母,没了老房子,甚至已没了当地户口,你只能是老家的客人。
清明节,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清明祭祖,也是中华民族的风俗和美德。清明节,如果条件允许的话,还是回到父母坟前烧几张纸,毕竟那里,埋葬着你一生中最重要最牵挂的人。烧几张黄表纸,和父母说说心里话,像感觉他们就在身边一样。
但很多人,已在千里之外的外地定居,有的甚至已经漂洋过海到了异国他乡,那就只能在网上祭扫。也有很多人,是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和微博发表动态,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。
还有的人,是委托墓地管理员或者专业代为祭奠的机构和人员,替自己去亲人墓前祭拜,这种代扫墓业务,现在网上已有很多人在开展。
还有更简单地一种方式,夜深人静的时候,找个安静一点的僻静地方,用白色粉笔在地上画一个圈,往家的方向跪下烧纸,烧完喊你要祭奠的人,告诉他们什么原因不能去墓前,求得亲人谅解,并告诉他们在这里给他们送去了纸钱,愿他们在天之灵能有所感应。在我们襄阳这边,清明节前或阴历十月一后,路边常常能见到粉笔画出的圈和纸钱燃烧后留下的灰烬。
其实,不管用哪一种祭拜方式,只要把逝去的亲人挂在心间就好。当然,更好的方式,是趁他们在世时,多尽一些孝道。莫待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。这才是人间最追悔莫及的事,且永远无法弥补。
清明
[ 宋 ] 黄庭坚
佳节清明桃李笑,野田荒冢只生愁。
雷惊天地龙蛇蛰,雨足郊原草木柔。
人乞祭余骄妾妇,士甘焚死不公侯。
贤愚千载知谁是,满眼蓬蒿共一丘。
随着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,很多以前的农村人也通过考学、就业、务工、拆迁等方式进城安家定居,寄托着我们所有童年记忆的那个老家老屋也已找不到踪迹,只有家族先辈世代长眠的坟冢伫立田头。老家老宅老屋已无,在外定居的年轻人清明又该如何祭祖那,建议根据以下情况决定。
一,如果现定居地离老家不远,一二天能够往返,应该回去,而且还要带上自己的后辈,給后辈讲自己的童年故事,回忆与父辈的生活,让他们寻根问祖,这即是传统文化的传递,也是对自己已逝先祖的慰籍。
二,如果现定居地离老家较远,一二天都不能够往返,就不一定回老家祭祖,自己可以在清明节期间,在合适得地点燃香进纸,已寄托哀思。但是也要委托家中能够回去的亲属在祖坟前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。这也是清明期间我们经常在城市偏僻路边,树林看到有焚香进宝的原因,不是大家不想回,而是有客观原因暂时不能回。
三,如果时间充足. 不在乎往返路程的,建议回去,清明期间,也是踏青折柳的好时节,春风和煦,阳光明媚,又能祭祖,祭祖过又能找一找老家,找一找儿时的记忆,毕竟以后也要叶落归根。
长草荒冢今犹在,不见后辈祭典人。是何等悲壮凄凉,一次不去,也就给自己次次不去有了借口,上次也没去,这次夜算了。我们中国人最将孝道,焚香进宝虽是封建之行,但是也确是我们寄托精神追思先祖的一种古老传统,你做了可能没什么,没做总让人感觉少些什么。在最后也提醒大家,文明祭祀,安全第一。